作者:蒋韵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04-02 浏览次数: 23431次
3月26日至28日,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通过线上形式顺利开展,我院硕士生刘凤萍、邓华、朱利、张海超、程烺组队完成的作品《治理型中坚农民:乡村治理有效的内生性主体与实践形态——基于赣南九山村的深度调查》(指导教师:李华胤、徐刚、李杰)荣获全国二等奖。
本项目调查研究历时两年,团队成员先后累计驻村调查100多天,深度访谈300多位农民,提出“治理型中坚农民”的概念,描述当前乡村有效治理的农民主体性基础,并提出“乡村建设协会”维护和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对策建议。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得到多个政府部门的肯定性批示。
团队风采剪影
(实地调研)
(参加省赛)
历时两年的备赛,团队不惧困难,披荆斩棘,他们共同体验过盛夏调研时的酷暑难耐、推倒重来时的沮丧失落,也一同经历过灵感迸发时的豁然开朗、斩获佳绩时的欢呼雀跃……让我们一起通过专访去了解团队荣誉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坚持与付出,探寻成功“挑战”的“秘籍”。
队长篇
问:团队在备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克服?
刘凤萍:我们团队在备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备战国赛与写毕业论文之间的冲突。我们团队三位核心成员都是毕业年级的学生,去年为了备战11月份的比赛,我们整个10月份几乎都扑在了比赛中,全天候备战,毕业论文迟迟没有动笔,压力比较大,后来因为疫情导致比赛推迟,我们才暂放“挑战杯”,开始撰写毕业论文。当然,如果能提前协调好相关安排,比如在暑假,或者九、十月份完成论文初稿,也不会如此紧张。好在最终我们遵守了与导师之间的承诺,在除夕之前完成了论文初稿,两方面的事宜都没有耽误。
问:作为政治学专业的学生,你在参加“挑战杯”竞赛上有什么成功的“秘籍”可以分享吗?
刘凤萍:“顶天立地,理论务农”是我们中农院的立院宗旨,我们参加“挑战杯”竞赛也有这样一种信念,就是立足田野,回应现实。比赛历时两年,收获良多,主要有以下三点想跟师弟师妹们分享:第一,关于选题。“挑战杯”比赛较为侧重理工科,所以文科选题要比较出色,才能脱颖而出。今年获得特等奖的文科选题包括大学生劳动教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统村落保护、公共卫生治理等等,大家可以关注近五届获奖名单中的文科选题,研究一下的其中的规律。
第二,关于团队。团队的组建至关重要,要考虑到每个成员的能力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根据相关能力招募队员,队员各有所长,才能保证整个团队的质量与水平。一是具备扎实的文笔功底,项目申报书与研究报告的撰写都需要一定的写作能力;二是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都需要进行项目的展示和问辩,需要比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三是拥有专业的多媒体技术能力,比赛过程中需要制作PPT、视频、海报等,需要我们充分发掘身边的资源,有时候还要寻找专业人士的支持。
第三,关于沟通。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包括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之间的沟通。沟通一定要顺畅,及时线下开会,开会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对于指导老师的安排,要有较高的执行力,及时汇报进度,很多人不敢和老师沟通,有问题也不找指导老师,自己苦苦摸索,就会浪费很多时间。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体会,希望对师弟师妹们有所帮助!
队员篇
问:获得“挑战杯”国赛二等奖,你有什么体会和心得?
邓华:整个比赛历时两年,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我们院、校团委、指导老师、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对我们给予了特别多的帮助,正是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我们才能坚持到最后。比赛结果出来时,觉得两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但心里也有一点点遗憾,没有做到最好,未来继续努力吧!
朱利:在两年的“跨考”中,经历了院赛、校赛、省赛和国赛,虽成绩稍有遗憾,但仍感触良多。一是“挑战杯”赛事的风景独好,感谢学校和院里的高度重视和培养。二是一个好的团队至关重要,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才能走到最后,感谢团队伙伴们的辛苦付出。三是开会和总结缺一不可,指导老师每次的部署安排给团队指明了方向,感谢老师们日夜的指导和陪伴。四是能力和心性得到锻炼提高,自身也在不断的调整和成长,虽仍有许多不足,但对自己的认识却更加深刻,感谢一路走来笑对生活的自己。
问:你在备赛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邓华:我们多次驻村进行调研,和村民们交流学习,倾听老师们的指导,和小伙伴一起讨论修改作品,在一轮一轮的历练中,我们的调研能力、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巨大提升。作为中农学子,我们感到很幸福,会将“顶天立地、理论务农”的精神传承下去,为中国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朱利:两年来,历经选题、调研、开会、备赛,我不断地发展自我,调整自我,提高自我。在这其中收获了“师生情”,指导老师的负责和鼓励让我感受到用心方可聚事;在这其中收获了“爱情”,凤萍是队长又是女朋友,她对我的包容和耐心让我感受到用情亦可做事;在这其中收获了“友情”,团队伙伴和师弟师妹们的坚持和陪伴让我感受到用力方能成事。一路走来,有许许多多的收获和感谢,难以言表但都铭记于心,生活因此精彩,学涯因此璀璨。
指导教师篇
问:所指导的团队获得“挑战杯”国赛二等奖,作为指导老师,你有什么感想?
李华胤老师:团队这次获奖我真的很开心,也很幸福,付出总算有所回报。本次是我第一次指导挑战杯,完全没有经验,一直和团队成员在摸索,边做边想,边想边改,两年多的备赛,学生还要一边写硕士论文,一边备赛,我们一起坚守下来,确实不容易。本次是尝试,更是突破。作为老师,非常幸福,因为遇到一群可爱的学生,在“挑战杯”项目中,我们是朋友,项目和获奖对于我们来说,是一起成长和进步的见证。
李杰老师:本次“挑战杯”是我们院团委成立以后第一次组织参赛,前期有很多同学和老师都参与进来了,校赛时我们有2项作品荣获一等奖,2项作品荣获二等奖,1项作品荣获三等奖,给了我们很大信心。这支队伍能够走到国赛决赛,真的不容易,团队成员和华胤老师是很辛苦的,第一次参赛,我们一边学习一边探索。让我们感动的还有,团队得到了多方的支持和帮助。分管校领导陈迪明副书记、校团委领导、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关心进展,指导开展,全力保障;学校信息化办公室和后勤保障部决赛时给力支持、帮助;还有兄弟院系一路走来的相互帮助和相互鼓励。
问:你认为一个团队要在“挑战杯”中获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特质或条件?
李华胤老师:我认为“挑战杯”项目是育人工程,这首先需要老师无私的、全身心、全过程的参与、指导和陪伴。其次,“挑战杯”项目不是单兵作战,而是团队作业,这需要团队内部无私且紧密的合作。既需要团队成员的合作,也需要非团队成员的协作,更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项目的完成需要所有成员的坚持、坚守、付出和承诺。最后,需要公心。任何参与“挑战杯”项目的老师、学生等,都需要公心,公心就是良心,要成就学生,帮助学生成长、进步、成才。
李杰老师:众人拾柴火焰高,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挑战杯”既以“挑战”命名,就是有难度,就会遇到挑战,心理上一定要做好十足的准备,要有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和对真理孜孜以求的信念。个人以为成功的标志不一定是获得多么高的奖项,当然这个很重要,但我们还应关注的是,同学们在参加“挑战杯”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获得更多成长,通过备赛学到更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研究一个真问题,进而为社会发展进步作贡献。这一轮完整的赛事体验下来,让我更加认识到,参加“挑战杯”需要师生共同持久努力,需要有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接下来学院也会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以备战“挑战杯”竞赛为契机,健全完善具有中农特色的研究生科研育人体系,助力政治学一流人才培养。
据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两年一届,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在推动广大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